美国大选反转:为何贺锦丽输给特朗普,专家揭秘7大原因

(华盛顿7日电)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的落幕,特朗普成功重返白宫,而贺锦丽在竞选中遭遇了多重挑战,无法阻止对手的复兴。专家指出,贺锦丽的失利并非偶然,背后有经济、移民、选民情绪等7大因素。

经济萎靡,民生困境

贺锦丽与拜登共同经历了美国经济的艰难岁月,尤其是通货膨胀的冲击,使得许多民众感到生活困难。即便美国经济有些回暖迹象,但选民普遍对经济形势持负面态度,45%的选民表示经济状况恶化。特朗普巧妙利用这一点,持续攻击贺锦丽和拜登的经济政策,获得更多选民支持。

工薪阶层与蓝领选民流失

贺锦丽未能与中下层阶级选民建立良好的关系,尤其是在工人阶级中,许多工会成员感到政府未能兑现承诺。这为特朗普的选举策略提供了可乘之机。工会尤其是卡车司机工会的支持态度转向无声反对,严重影响了贺锦丽的选情。

移民问题的深远影响

移民政策再度成为2024年大选的重要议题。特朗普再次将强硬的移民政策摆上台面,承诺将大规模遣返非法移民,这一立场在许多选民中得到了支持。尤其是在共和党的传统票仓地区,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引发了选民的广泛共鸣。

种族与性别的制约

虽然贺锦丽在女性和少数族裔选民中占有优势,但她在选举中面临着来自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偏见。尤其是在白人选民中,特朗普的支持度有所上升,而拉丁裔男性的选民支持率转向共和党,也为特朗普带来了更大的选票支持。

高物价与无学历选民

无大学学历的选民在本次大选中表现出更高的支持特朗普的趋势。经济困境使得这些选民对贺锦丽的政策产生不满,尤其是他们在高通胀中感受到更强烈的生活压力。

灾后管理困境

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成为了贺锦丽竞选中的另一大问题。面对飓风和其它自然灾害的挑战,贺锦丽未能有效回应民众的期待,导致她在一些摇摆州的支持度受到严重影响。

拜登的健康危机

拜登年事已高的问题不断成为选民讨论的话题,尤其是关于他是否具备足够的精力和健康继续领导美国的疑问,在选战中成为焦点。这种不信任感也传递到贺锦丽身上,影响了她在大选中的表现。
特朗普则趁机利用这一点,攻击拜登政府的政策,并在竞选中打出“变革”的旗号,获得选民的支持。